新闻中心

群众性 赛事审批-群众赛事活动是啥

2025-07-26

“群众性赛事审批”与“群众赛事活动”是中国体育管理中的核心概念,二者紧密关联但范畴不同。以下结合政策背景与实践进行系统解析:

一群众赛事活动的定义与范围

群众赛事活动指面向普通民众举办的以健身娱乐为主的非专业竞技体育活动,核心特征是全民参与性

1. 项目类型

涵盖比赛类(如乒乓球篮球气排球龙舟)和展演类(如太极拳健身气功舞龙舞狮),例如第十五届全运会设置23个大项166个小项。

2. 参与主体

参与者需为普通公民(非现役/退役专业运动员),需提供健康证明,并按户籍居住地或行业组队。

3. 目标定位

贯彻“全民健身”战略,提升公共体育服务供给,如天津政策强调“办人民满意体育”。

二群众性赛事审批的政策变革

审批制度经历从“严控”到“放宽”的转变,体现“放管服”改革精神:

1. 取消一般性审批

2014年后,国务院取消商业性和群众性体育赛事审批权,改由社会力量自主办赛,仅保留对高危险性项目(如登山滑雪潜水赛事)的许可要求。

2. 例外审批情形

以下四类仍需报批:

z6尊龙官方
  • 全国综合性运动会(如全运会);
  • 国际性赛事;
  • 涉及特殊运动项目(如航空体育登山);
  • 境外非政府组织在华办赛。
  • 3. 高危项目监管

    明确6大类18项高危赛事目录(如攀岩潜水),主办方须向县级体育部门申请,提交安全预案场地资质等材料,经实地核查批准。

    群众性 赛事审批-群众赛事活动是啥

    三监管与服务并重的管理机制

    取消审批不等于放任,而是通过分级分类监管+行业自律保障赛事安全:

    1. 主体责任划分

  • 主办/承办方:负责安全方案制定风险预案及执行(如熔断机制);
  • 体育部门:履行属地监管,建立“互联网+监管”平台动态监测;
  • 体育协会:提供技术指导行业标准及培训服务。
  • 2. 风险防控工具

  • 熔断机制:遇极端天气、安全事故等立即中止赛事;
  • 信用管理:对虚报信息赛场暴力等行为纳入失信名单。
  • 四、典型案例:全运会群众赛事实践

    第十五届全运会(2025)是政策落地的范本:

  • 赛事结构:设比赛类19项展演类4项,如桥牌选拔在香港举办,健身气功展演需经地方协会报名;
  • 资格管理:运动员需持居住证/社保记录,严防专业选手“降维参赛”;
  • 地方协同:青岛出台配套办法,强化对大型群众赛事的安保与流程监督。
  • 审批与活动的逻辑关系

    | 概念 | 核心要点 | 政策依据 |

    ||--|-|

    | 群众赛事活动 | 全民参与的体育项目,以健身娱乐为目标 | 《体育法》《全运会规程》 |

    | 赛事审批 | 高危项目强制许可,一般项目备案即可。监管重心从事前审批转向事中事后服务 | 《体育赛事活动管理办法》 |

    | 未来趋势 | 简化流程与强化安全并重,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社会资本参与扩大赛事供给 | 天津安全监管意见 |

    群众赛事活动是全民健身的载体,审批制度改革旨在激发社会办赛活力,但安全底线不可突破。实践中需结合地方规定(如青岛天津细则)与项目风险等级灵活适用规则。

    准备好开始吧,它既快速又简单。